截至2009年4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已经全部披露了2008年年报2008年,五家国有控股银行净利润约3481亿元,比2007年增加763亿元,增长28.07%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头版发表了一篇题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全球市场低迷中的一枝独秀》的文章,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背景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银行业损失惨重,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在一片衰退声中,2008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9%以上的增速,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银行机构业绩快速增长,各项指标表现良好可以说,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五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仍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成为世界银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面的文章是这样评论的
事实上,中国金融体系能够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多年来持续的金融改革密切相关通过改革,中国银行业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风险管控能力和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为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中,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断优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监管框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等监管规则不断完善最近几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韧性不断增强,也为应对疫情冲击,稳定基础经济赢得了主动权和政策空间
稳步改革——银行业抵御冲击的力量
40多年来,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如影随形,这是贯穿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治理结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等重要指标的显著提升,大大增强了中国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信心,为2009年的稳健运行奠定了基础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2月25日第4版刊登的文章——《抵御全球金融危机:银行业的信心从何而来》,阐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业实现稳健经营的原因
在2008年和2009年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业绩下滑和商业银行不断改革中成长的相关文章。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改革,大型金融机构的健康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中国金融体系才能成功抵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金融风险出现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当时有专家认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从2003年开始,我国果断启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按照核销亏损,剥离不良贷款,注资,公开上市的四步走改革方案,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摆脱坏账,在上海和香港上市
通过改革,中国银行业面貌焕然一新,风险管控能力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为抵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新中国成立70年金融事业辉煌成就》一文中指出
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先后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资产和主要业务指标均居世界前列同时,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股改前的20%以上下降到1.73%,拨备覆盖率从不足20%提高到196.91%
加强监管——金融危机的深刻反思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的共识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力度是重要内容
中国较早启动了宏观审慎政策的探索和创新2009年下半年,鉴于当时人民币贷款增长较快,人民银行提出根据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设计新的逆周期措施2010年,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探索宏观审慎管理自此,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逐步将更多的金融活动,资产扩张和全口径跨境融资纳入宏观审慎管理201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两支柱监管框架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最近几年来,中国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日益健全,中国人民银行努力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框架和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宏观审慎政策指引》,明确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素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防止太大而不能倒的问题,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又一次深刻反思。
作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体系加快建设2018年11月,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初步明确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实施路径和安排2020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价办法》相继出台2021年10月,监管层正式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并于当日公布了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同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建立总损失吸收能力监管体系
总体而言,我国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不仅有助于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也有助于加强审慎监管,规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分析,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增强抵御能力——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不断提高。
2010年发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指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即建立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也开始进入中国金融政策的视野,其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关键
自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国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通过集中防控,我国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应对,特别是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等突出风险点的传染性外溢明显收缩,金融资产由实变虚的势头得到根本扭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逐步巩固数据显示,2021年末,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下降约25万亿元,同业投资和非标融资大幅下降,保本理财和不合规短期理财产品接近于零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来,中国金融风险防范初见成效,金融体系韧性显著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为稳定宏观经济市场,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整体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主动权和政策空间
伴随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稳步推进,中国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金融资产大幅增加,金融机构体系更加健全,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基础更加坚实。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形成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领域,类型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体系2021年末,沪深股市总市值,债券市场规模,保险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2021年,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总量的37%,融资结构继续优化
以银行业为例,其总资产在1990年末仅为3.5万亿元左右,2000年末为18.8万亿元,2010年末为95.3万亿元,2021年末为345万亿元加上保险和证券业,所有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已超过380万亿元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1年全球1000强银行榜单上,中国银行有144家四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被列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焦点资讯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本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
同花顺经济网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Copyright©2011- news.httzk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