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镇植物厂员工在管理蔬菜。王摄
数字村正在成为当今的热门词汇。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农村发展要点》,提出加快构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经济体系。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国家“十四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今年年初,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了《数字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从八个方面部署了26项重点工作。
数字农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智慧农业效果初显。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全国共投入数字农业试点项目81个,认定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210个,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成果和模式426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应用。“十三五”期间,建成并运营覆盖全国80%的46万个行政村,为8.3亿人提供了农民和新型主体的各类服务。
农业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认为,“十四五”是农业农村信息化从盆景走向景观的关键时期。随着“三农”重点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农业农村成为政策高地,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农村日益成为中国内部经济的增长极和消费增长的新兴力量。当前,农业农村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然而,数字村庄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业经济室主任刘长权表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网络基础设施不足,部分偏远农业产区尚未实现网络覆盖;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缺乏先进适用的信息产品和装备;三是有效数据不足,数据对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不足;四是人才匮乏,既懂农业农村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支撑能力,是“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点》提出,到2022年底,5G网络覆盖重点镇和部分重点行政村,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超过4300亿元。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智能农业技术和产品初步实现产业化,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农产品年网上零售额超过8000亿元,建成100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认定200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唐珂介绍,“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启动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三大工程。具体来说,将在全国建设种植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种业五类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立智慧农业集成应用体系。升级“农业农村云”基础设施,升级完善农业农村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农业农村数据“一张图”和大数据分析通用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一批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开展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研究。
“智慧农业涉及的技术比较先进,市场风险也高。在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要向农民展示,拿农民的活,领农民的挣,激发农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农业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康认为,从很多地方发展智慧农业的案例来看,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尊重信息发展规律,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金融撬动社会资本,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焦点资讯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本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
同花顺经济网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Copyright©2011- news.httzkg.cn All Rights Reserved